當前位置:鞏義市恒旭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> 新聞動態(tài) > 正文
1、矯直機類型
1)壓力式矯直機 2)輥式矯直機 3)管棒材矯直機4)拉伸矯5)拉彎矯6)扭轉轎
2、軋件彈塑性彎曲過程中的曲率變化
原始曲率:1/r0 ,當r0=∞時,1/r0=0軋件是平直的。要注意曲率符號的規(guī)定:與反彎曲率同向反號,反向同號。
反彎曲率:1/ρ;在外力矩的作用下,軋鋼軋件的彎曲曲率稱之為反彎曲率。
總變形曲率:1/rc=1/r0+1/ρ (11-1)
注意:必須考慮曲率的正負號。
彈復曲率:1/ρy——軋件彈性恢復時曲率的變化量,它取決于彈復力矩My或總變形曲率1/rc。
殘余曲率:1/r——如其等于0,則軋件矯平;否則它是下一次反彎時的原始曲率, 即:1/ri=(1/r0) i+1。
3、彈塑性彎曲階段的外力矩與力矩方程
屈服力矩Mw與屈服曲率1/ρw
W為整個截面的抗彎截面模量。以上公式也可由材力公式1/ρ =M/EI=>1/ρw
= Mw /EI,此二公式實際上是一致的。
理想彈塑性材料的軋件塑性彎曲力矩Ms與斷面形狀系數(shù)e ,對全塑性狀態(tài)的軋件而言,其z0=0
S為截面的塑性斷面系數(shù)(即面積一次矩)。對一般的彈塑性材料:Ms≥M≥Mw,引入斷面形狀系數(shù) e= Ms / Mw =σsS/σsW=S/W ,由此可得出:Ms = Mw e。當截面形狀確定以后,S與W值也是確定的,故斷面形狀系數(shù) e 的值是常量,對矩形截面而言,e值為1.5。
4、輥式矯正機的矯正小變形方案
每個輥子的壓下量可以單調整,其選擇原則為:只消除前一個輥子產生的(或留下的)大殘余曲率,使之變平。為簡單起見,采用相對曲率表示。(即表層纖維的相對應變即為相對曲率:Cc=(εh/2)/εs
小變形方案的優(yōu)點:總變形曲率小,所需矯正能量小。缺點:一般而言,原始曲率Cr0是未知的。難于確定矯正輥的壓下量。
5、輥式矯直機的矯正大變形方案
其基本原理是:使具有不同曲率的軋件,經過幾次劇烈的反彎(大變形)以后,原有的原始曲率的不均勻度被消除,形成單值殘余曲率Cr,再予以矯平。
6、輥式矯正機的基本參數(shù)
輥式矯直機的基本參數(shù)為:直徑D,輥距t,輥數(shù)n,矯正速度v,其中重要的參數(shù)是矯正輥直徑D 及輥距t。
7、大輥距tmax的確定
β= D/t = 0.7—0.95, tmax確定矯正質量。如過大,則難以在軋件內部產生足夠的塑性變形。確定原則:原來平直的具有薄厚度的軋件,經矯正輥反彎后,其斷面上的塑性層的變形高度不小于軋件厚度的2/3。
對薄板而言,Dmax =2ρ=βtmax=0.95tmax,tmax=0.35hminE/σs ( 11-46)
一般當h<4mm時,才校核上述的條件;當h>4mm時,t 應由強度條件,由tmin 確定。
8、小允許輥距tmin 的確定
一般輥矩 t 越小,可能產生的1/ρ越大,矯正質量越高。但t 越小則產生較大的矯正力P,
應由矯正輥的強度條件確定小允許輥距。
9、拉伸彎曲矯直機的矯直原理
矯直時承受一定張力的帶材經過彎曲輥的彎曲,在疊加的拉伸和彎曲應力作用下產生彈塑性延伸變形,使原來的短纖維部分得到伸長。因而消除三元形狀缺陷。